2018年9月27日星期四
3D 打印在未來可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顛覆
3D 打印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892年由一位美國學者提出的。打樣1984年,有人發明出分層實體制造技術RP,開始嘗試將 3D 打印技術商業化。5年後,第一台商業機型成功面世。又過了兩年,就有人在這個基礎上大幅度地迭代改進3D列印,發明了立體光固化成型技術,開始推出面向公眾的商業打印機。之後 3D 打印技術就開始飛速迭代,新的技術層出不窮,大大提高了制造的精度。
到2005年,人們開始研究怎麼讓打印機自己復制自己,就是說用一台 3D 打印機怎麼打出另一台 3D 打印機。到2011年,3D 打印機已經可以打印出完整的汽車和飛機。到2015年,連續液態界面制造技術被發明出來,這個技術比以往任何一種技術都快2樣品5到100倍。
3D 打印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衝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,第一是供應鏈系統會被大大壓縮。比如使用全自動 3D 打印技術後,不管設計者在世界的哪一個角落,只要能提供數據模型,就能在消費者所在地打印出東西,想要多少做多少,大大節省了運輸費、制造裝配等流程所耗費的時間和費用。傳統的耗時、遲滯、臃腫和線性的供應鏈系統將會失去市場,3D 打印會帶來全新的機會。
第二是新的產品和新的生產方式會不斷出現。比如,可以用 3D 技術打印出完全契合人體的生物替代氣管,用新材料微晶格打印飛機艙壁和艙門等。除此之外,3D 打印技術在其逆向工程他領域,像食品、服裝、建築、汽車等等,都會帶來變革。
订阅:
博文评论 (Atom)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